1、海洋工程用鈦管的加工
鈦合金管材分為鈦無縫管和鈦焊接管兩種。
鈦合金無縫管材一般采用擠壓十軋制或斜軋穿孔+軋制的方法進行加工。
熱擠壓是利用塑性材料變形的原理,用模具將鈦合金坯料在熱狀態下制成具有一定形狀、厚度及性能的材料的塑性加工技術,是集塑性變形與流動變形的復雜過程。擠壓時材料處于三向壓應力狀態,有利于材料塑性的發揮。擠壓工藝主要用來生產鈦合金的無縫管材、棒材和型材。擠壓工藝的主要加工參數包括擠壓比、擠壓溫度、擠壓速度等。擠壓管材時,使用由鈦合金棒材經深孔加工或熱壓力穿孔制成的空心管坯作為原始坯料,空心管坯的尺寸由擠壓機的擠壓筒內徑決定。由于鈦合金的黏性較高,在擠壓時一般包覆銅、軟鋼或其他金屬的包套進行擠壓或在鈦合金表面涂覆潤滑脂、玻璃潤滑劑等進行擠壓。通過擠壓,可以直接制備鈦合金厚壁管材或對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鈦合金管材。高精度的鈦合金無縫管材一般采用軋制技術進行生產,其坯料一般為擠壓管坯。常用的管材軋制方法有兩輥半孔型冷軋、兩輥環孔型冷軋、多輥冷軋、兩輥溫軋及多輥溫軋等。對于強度較低、塑性高的純鈦,一般采用冷軋方法生產,道次變形量一般控制在20%~60%,道次間需要退火處理,以消除加工硬化和恢復塑性。而對于中、高強鈦合金,由于抗拉強度高、變形抗力大且加工塑性較差,軋制無縫管時須采用溫軋技術,即在軋機上安裝感應加熱裝置或火焰加熱器,一般加熱溫度控制在再結晶溫度以下100℃左右。
對于大口徑厚壁鈦合金管材,一般也采用斜軋穿孔方法進行生產。斜軋穿孔法是利用沿軋制坯料縱向和橫向上的拉應力作用,使圓形坯料在軸心區域產生微裂紋,繼而擴展為疏松
區。采用耐高溫的頂頭使該疏松區域金屬實現塑性變形,從而實現管材直接成形。該方法坯料加熱溫度較高,有利于提高管材的斷裂韌性,達到生產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生產成本低的目的。

2、鈦合金焊接管材一般采用焊接方法進行生產
焊接管材是生產高精度薄壁鈦合金管材十分高效的方法,其生產工序為:鈦帶卷→縱剪→成形→焊接→整形定徑→熱處理→矯直→渦流/超聲檢測→氣密檢測→成品焊管。該生產工藝一般為連續生產,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較高,所生產管材一般用于熱交換器、冷凝器等。
相關鏈接